你以耶和華的觀點看別人嗎?
你以耶和華的觀點看別人嗎?
要身體不致分裂,各部分都彼此關懷。——哥林多前書12:25
1.你當初來到屬靈的樂園時有什麼感受?
當初,我們從邪惡的世界來到耶和華的子民當中,感受到他們真摯的關愛,如沐春風,大都十分欣喜。受撒但控制的人粗暴無禮、充滿仇恨、好辯爭勝,但上帝的子民卻截然不同。我們來到屬靈的樂園,這裡和平安泰,大家都團結一致。(以賽亞書48:17,18;60:18;65:25)
2.(甲)我們對別人的看法可能受到什麼影響?(乙)我們也許有必要怎樣做?
2 可是隨著時間過去,我們也許漸漸用另一種眼光看弟兄姊妹。由於不完美,我們的看法可能有偏差,不但沒有全面地看弟兄的屬靈特質,反而把他們的缺點放大了。說得簡單一點,就是我們沒有以耶和華的觀點看弟兄姊妹。要是這樣,我們就有必要矯正自己的看法,以求跟耶和華的觀點一致,對弟兄姊妹有清楚的認識。(出埃及記33:13)
耶和華的觀點
3.聖經把基督徒會眾比作什麼?
3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:2-26把受膏基督徒會眾比作身體。正如身體「有許多部分」,各部分都不一樣,會眾成員也各有不同的特質和能力,彼此差異可能很 大。不過,耶和華接受這些差異,愛護和重視會眾的每個成員。因此,保羅勸勉會眾的成員要「彼此關懷」。要做到這點也許不容易,因為別人的性格跟我們不一樣。
4.為什麼我們可能要調整自己對弟兄姊妹的觀點?
4 除此之外,我們也許很容易就把焦點集中在弟兄姊妹的缺點之上。其實,這好比用了一部視角狹小的照相機,只能看清物體的一小部分。耶和華的視野卻廣闊得多,就像人用了有廣角鏡的照相機,對物體及其周圍的一切都看得很清楚。我們可能有一種傾向:對不順眼的部分特別注意。耶和華卻不同,他會全面地看一個人,留意他所有的美好品質。我們越努力效法耶和華,就越能使會眾彌漫友愛和團結的精神。(以弗所書4:1-3;5:1,2)
5.為什麼不應該妄斷別人?
5 耶穌深知,不完美的人通常都喜歡批評別人。他提出勸告:「你們不要再定人有罪,免得你們被定為有罪。」(馬太福音7:1)請留意,耶穌不是說「不要定人有罪」,而是說「不要再定人有罪」,因為他知道聽眾當中有許多人好挑錯,批評別人已經成為他們的習慣。那麼,我們是不是也慣常批評別人呢?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傾向,就該盡力改變自己,免得被定為有罪。真的,既然弟兄的職責是耶和華委任的,我們能憑什麼斷定弟兄有問題,甚至說他們不該在會眾當中呢?一個弟兄也許有某些弱點,但既然耶和華樂意接納他,讓他繼續服務,我們又怎能不接納他呢?(約翰福音6:44)今天,耶和華正指引他的組織,如果有什麼需要糾正,他必定會在適當的時候採取行動,我們對此真的有信心嗎?(請讀羅馬書14:1-4)
6.耶和華怎樣看事奉他的人?
6 耶和華實在無與倫比,他深知每個基督徒的潛能,可以預見他們在新世界裡達至完美時會是怎樣的。他也知道,每個基督徒在屬靈方面已有什麼進步。因此,人的弱點他根本無須一一注視。詩篇103:12說:「東離西有多遠,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。」上帝不追想過犯,我們多麼感激他!(詩篇130:3)
7.我們從耶和華對大衛的看法學到什麼?
7 聖經有不少記載證明,耶和華始終著眼於人的優點,在這方面無人能及。談到大衛,上帝說:「我的僕人大衛……遵守列王紀上14:8)我們知道大衛做過錯事,耶和華卻選擇把焦點放在大衛的美好特質之上,因為他知道大衛的心是正直的。(歷代志上29:17)
我的誡命,全心跟從我,只行我看為對的事」。(以耶和華的觀點看弟兄姊妹
8,9.(甲)我們怎樣做,就可以跟上帝相似?(乙)關於效法上帝,有什麼比喻可以闡明要點?我們從比喻學到什麼?
8 耶和華能洞悉人心,我們卻不能。正因為這樣,我們不該妄斷人。對於別人的意念和動機,我們不是十分清楚。因不完美而有的缺點終究會消失。既然如此,我們應該努力效法耶和華,不要總是注視別人的不足之處。力求在這方面跟上帝相似,這個目標不是很值得追求嗎?這樣做必定會大大促進我們跟弟兄姊妹之間的和睦與團結。(以弗所書4:23,24)
9 打個比方,一所房子看來十分破舊,屋簷的排水管快要掉下來,窗戶破了,天花板又滲水。在不少人看來,房子很礙眼,該把它推倒。但有個人不這麼認為,因為他看得出,房子雖然表面破爛,結構卻十分堅固,是可以修復的。於是他買下房子,做些維修改善房子的外觀。後來,路人都說這所房子很漂亮。我們可以像這個下工夫維修房子的人那樣嗎?與其只看表面,注視弟兄的缺點,不如細察他們的美好品質,想想他們在屬靈方面進步的潛能。這樣,我們就可以像耶和華那樣,欣賞弟兄姊妹的屬靈特質,更加愛他們。(請讀希伯來書6:10)
10.腓立比書2:3,4的忠告對我們有什麼幫助?
10 關於怎樣跟會眾裡的所有人和睦相處,使徒保羅的忠告很有用。保羅勸基督徒:「凡事都不要好辯爭勝,不要自命不凡,倒要謙卑,看別人比自己優越。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及別人的事。」(腓立比書2:3,4)我們保持謙卑,就不難對別人有正確的看法。我們關懷別人,發掘他們的優點,就能以耶和華的觀點看他們。
11.對於一些會眾,近年有什麼轉變?
11 近年,世界情況的變化導致人口大量遷移,一些城市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僑居。在我們的地區,有些新移民受聖經真理吸引,跟我們一起崇拜耶和華。他們「是從所有國族、部族、民族、語言來的」。(啟示錄7:9)結果,很多會眾可說是越來越國際化。
12.我們該怎樣彼此相待?為什麼這樣做有時不容易?
12 在會眾裡,我們也許要多留意對別人保持正確的看法。要做到這點,就得謹記使徒彼得的勸勉,就是要「有真摯的弟兄之情」,「從心裡熱切地彼此相愛」。(彼得前書1:22)如果會眾的成員來自不同國家,要對人有真摯的愛也許不容易。一些信徒同工可能跟我們有很大分別——文化、教育、家境、種族都不同。你有時是不是覺得他們的想法或反應很難理解呢?他們對我們可能也有這樣的感覺。無論如何,我們所有人都要聽從聖經的教導,「愛整個 弟兄團體」。(彼得前書2:17)
13.我們可能要怎樣調整自己的思想?
哥林多後書6:12,13)有些人說:「不是我有偏見,但是……」接著就說出自己對某個種族的看法,說他們有什麼不良特徵。我們有沒有說過類似的話?如果有,這可能顯示我們還有偏見藏在內心的深處,有必要根除。請問問自己:「我有沒有持續不懈地加深對其他文化的人的認識呢?」我們撫心自問,就更能改善自己,愛我們的國際弟兄團體,接納不同文化的弟兄姊妹。
13 有時候,我們也許需要調整自己的思想,好開闊心胸接納所有弟兄姊妹。(請讀14,15.(甲)請舉例說明,哪些人曾糾正了自己對別人的看法。(乙)我們可以怎樣效法他們?
14 聖經記載了一些好榜樣,他們曾調整自己的思想。使徒彼得就是其中之一。他是猶太人,向來不會到外邦人的家裡去。試想想,當他獲悉要去未受割禮的外邦人哥尼流家時,他有什麼感覺!彼得調整自己的想法,明白上帝定意要讓所有國族的人都成為基督徒會眾的成員。(使徒行傳10:9-35)另外,掃羅也曾作出調整,排除偏見。他後來成了使徒保羅,並坦言自己曾非常痛恨基督徒,「一直極力迫害摧殘上帝的會眾」。雖然他一度迫害會眾,但蒙主耶穌糾正之後,就改弦易轍,甚至接受曾被他迫害的人提出的指導。(加拉太書1:13-20)
15 毫無疑問,靠著耶和華的聖靈,我們也能調整自己的觀點。如果發覺自己心裡還有一絲偏見,就要努力消除,「用和平維繫團結,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」。(以弗所書4:3-6)聖經鼓勵我們「穿上愛,因為愛能完美地維繫團結」。(歌羅西書3:14)
傳道時效法耶和華
16.上帝對人定了什麼旨意?
16 使徒保羅說:「上帝是不偏心的」。(羅馬書2:11)耶和華的旨意是要所有國族的人一起崇拜他。(請讀提摩太前書2:3,4)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他已經安排好了,要「向每個國族、部族、語言、民族的人宣揚 永恆的好消息」。(啟示錄14:6)耶穌表明,傳道的地區是全世界。(馬太福音13:38)這對你和你的家人來說有什麼意義呢?
17.我們怎樣做,就能幫助各種各樣的人?
17 當然,不是人人都可以到偏遠的地區去傳講上帝王國的信息,但我們可能有許多機會,在自己的地區裡向來自各方的人傳道。除了向那些探訪了多年的居民傳道,我們有沒有抓緊機會向各種各樣的人作見證呢?有些人可能還沒有機會了解真理,何不下定決心設法幫助他們呢?(羅馬書15:20,21)
18.耶穌怎樣做,表明他很關心別人?
18 耶穌深深體會到,要竭力幫助所有人。他沒有只留在一個地區傳道。聖經記載,耶穌「出發周遊各城各村」,「看見群眾,就憐憫他們」,並指出必須幫助他們。(馬太福音9:35-37)
19,20.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和耶穌,關注各種各樣的人?
19 你可以怎樣效法耶穌,像他那樣關心別人?有的人格外努力,到不常有傳道員探訪的地區作見證。這些地區包括商業區、公園、各種交通終點站和難於進入的住宅大廈附近。有的人努力學習外語,好向新近搬來的族裔傳道,或向地區中以往很少聽到好消息的族裔作見證。要是你學會怎樣用對方的母語打招呼,對方也許會感受到你真的很關心他們。如果你不能學習一種外語,那麼可不可以鼓勵正這樣做的人呢?我們絕不會潑冷水,或質疑他們為何這麼努力學習外語向僑民傳道。在上帝眼中所有人的生命都十分寶貴,但願我們也有同樣的觀點。(歌羅西書3:10,11)
20 以上帝的觀點看別人也意味著,不論對方的情況怎樣,我們都會向他們傳道。有些人可能無家可歸、衣冠不整潔,或顯然過著不道德的生活。要是某些人對我們不友善,我們不該就此對他們的國家或民族有消極的看法。保羅曾被人惡待,卻沒有因而放棄向那些人的同胞傳道。(使徒行傳14:5-7,19-22)保羅深信,總會有人懷著感激響應他所傳講的信息。
21.以耶和華的觀點看別人對你有什麼幫助?
21 這是再清楚不過的:我們有必要以正確的觀點,也就是耶和華的觀點,看本地的會眾成員、不同文化的弟兄姊妹和傳道地區裡的人。我們的觀點跟耶和華的觀點越接近,我們就越能促進和睦、保持團結,也更能幫助別人學會愛戴耶和華。的確,耶和華「沒有偏袒」任何人,總是關心所有人,「因為他們都是他手所造的」。(約伯記34:19)
你能回答嗎?
• 我們應該竭力避免對弟兄姊妹有怎樣的看法?
• 關於如何看待弟兄姊妹,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?
• 關於怎樣看不同文化的弟兄姊妹,你學到什麼?
• 我們傳道時怎樣做,就是效法耶和華,以他的觀點看別人?
[研讀問題]
[第26頁的圖片]
你怎樣才能進一步認識不同文化的人?
[第28頁的圖片]
你可以怎樣做,好向更多人傳講好消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