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内容

跳到目录

波鲁鲁——“太平洋鱼子酱”

波鲁鲁——“太平洋鱼子酱”

波鲁鲁——“太平洋鱼子酱”

《警醒!》斐济撰稿员来稿

你喜欢吃海鲜吗?要是喜欢的话,就要跟我们一起往热带的斐济群岛去。在那儿一个外岛的村落里,有顿别具风味的晚宴正在等着我们呢。我们听着浅潮轻浪徐徐拍打船身,同时注意到海滩附近有个刨好了的炊坑。坑里放了特为生火而用的石头,石头烧热后,主菜就放在上面慢慢烤熟。

咦,主菜在哪里?是谁负责的?不用担心,主菜会自自动动送上来。这时候,你可能心中有数,觉得这是个极不寻常的晚宴。你猜得一点也不假,我们一心要来享受的海鲜就是那些活生生、美味可口的矶沙蚕!矶沙蚕(雄性褐红色、雌性蓝绿色)享有“太平洋鱼子酱”的美誉。在斐济群岛,这异乎寻常的美味佳肴叫做波鲁鲁。

下弦月时,矶沙蚕(波鲁鲁虫)群浮到海面。这种情况一年出现一两次,每次持续一至三个晚上。 *至今人还未完全明白,矶沙蚕为什么每到预测的时间,就浮游到海面排精放卵。不过,科学家相信这跟月亮、潮汐、上升的海水温度、日照的长度有关。因此,预测矶沙蚕出现的方法包括观察天气、某些植物开花的时间和海洋环境的变化。近年来,海洋生物学家根据月亮盈亏和默冬周期 *,预测矶沙蚕群浮的时间。

村落里,在四弦琴和吉他伴奏下,歌声荡漾。突然,一片欢呼声响彻夜空:啊,矶沙蚕群浮起来了!这时歌声乐声戛然而止,男男女女,甚至小孩,都往珊瑚礁走。让我们也跟他们一起去看看吧。有些男女更穿起了色彩缤纷的传统服饰(一块围着身子的大布),还戴上美丽芳香的花环。想到一下子就会在海里涉水,他们又为什么穿着得这么讲究呢?

有些人把独木舟划到海中,参与这件盛事。但我们决定跟大伙儿一起步过沙滩,往温暖的热带海里走。不久,水深及腰。突然我们发觉成千上万的矶沙蚕已浮上海面,把我们团团包围。

这个现象被称为“南太平洋博物学上最令人费解的奇观”。难怪大家兴奋若狂,连我们也受到感染。矶沙蚕一浮到海面,就立即给人捕获了。人们捕捞的方法层出不穷:有的用水桶、网兜、蚊帐,有的用椰叶编成的篮子,有的只徒手捕捞。一个游客看见一个斐济男子所用的方法更别出心裁。这个男子长得一头浓密鬈发,他把头朝下扎进满是矶沙蚕的海水里,然后抬起头来,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,好把纠缠在发里的沙蚕甩掉在船里。有些人迫不及待,立即品尝自己的成果。我们看见他们一面吃得津津有味,一面继续捕捞沙蚕。

这个令人啧啧称奇的现象来得匆匆,去也匆匆,晃眼大海又回复平静,要待明年才有机会再一睹这个奇观。有人邀请我们尝尝活生生的矶沙蚕,我们婉言谢绝;宁可跟朋友一同上岸去,等炊坑里的“太平洋鱼子酱”烤熟,慢慢品尝。矶沙蚕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烹调方法有水煮、烘焙、油煎。经过烹调的矶沙蚕,可贮存至少一星期。这是我们首次品尝“太平洋鱼子酱”,我们不得不承认,矶沙蚕的腥味不是人人都喜欢的。

告别的时候又到了。主人家务尽地主之谊,热情款待,我们向他们道谢才离去。回味这次旅程,想到矶沙蚕按时群浮海面,时间甚至可预测得到;又想到珊瑚礁的生物相互依存;也想到生物的生活周期,纷繁复杂。我们对造物主敬慕之情,不禁油然而生。(启示录4:11

你要是打算到斐济群岛逛逛,可能想尝尝这些美味的矶沙蚕。或者,你宁愿自备午餐。不管怎样,到矶沙蚕再出现的时候,你可以肯定岛上居民会热切等待,令他们着迷的“太平洋鱼子酱”浮到海面。

[脚注]

^ 5段 矶沙蚕群浮的现象也见于太平洋南部和西部,例如库克群岛、萨摩亚、所罗门群岛、汤加、瓦努阿图等。另外,据报在世界其他地区,例如马莱群岛、墨西哥湾、加勒比海和日本,也有多毛纲环节动物(沙蚕)在海面大量出现。

^ 5段 每19年为一个默冬周期。

[第11页的附栏或图片]

哎哟!真的吃沙蚕!

哦!原来捕捞得来的并不是矶沙蚕。你放心之余也许又感到惊奇。让我们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。

生殖季节来临时,矶沙蚕的尾部发生重大形态变化,而且迅速发育,成为生殖器官,称为有性节。有性节充满叫做配子的生殖细胞。这体节还长有眼睛和桨状的附肢;一旦从母体脱落,就浮游到水面。有些不幸成为其他生物的晚餐,有些却给人类捕捞,作为桌上佳肴。没有遭殃的,外壳会在水中自动溶解,排精放卵。卵子受精看似机缘凑巧,其实是个天衣无缝的安排。由于浮游在水面的矶沙蚕数目很多,即使部分给吃掉也无碍受精过程进行。受了精的卵子变成幼虫,栖息在珊瑚礁中,沙蚕的生活周期就这样开始了。

由此可见,我们吃的其实是矶沙蚕的尾部,真正的矶沙蚕还活在珊瑚礁里呢!

[第10页的图片鸣谢]

上图:Sekove Bigitibau; 左图、中图和11页的插图:Paul Geragh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