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史为鉴
伊拉斯谟
伊拉斯谟(约公元1469-1536年)在世的时候,曾一度被追捧为欧洲最杰出的学者,但后来却被诋毁成懦夫和异端分子。他在激烈的宗教辩论中,勇敢地揭露天主教会的谬误和劣迹,对当时跃跃欲试的宗教改革家也毫不客气。如今,伊拉斯谟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欧洲宗教版图的关键人物。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呢?
研究与信仰
伊拉斯谟精通希腊语和拉丁语,因此他可以将《希腊语经卷》(俗称“新约”)的早期手抄本,与《通俗拉丁文本圣经》等几个拉丁语译本作对比。他越来越意识到圣经的知识对人极为重要,所以他坚信圣经应该被翻译成当日各国通用的语言。
伊拉斯谟相信基督教信仰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,而不该只是墨守毫无意义的宗教仪式而已,因此他积极推动天主教会的内部革新。后来,一些改革家开始抗议并要求罗马天主教会进行改革。那时,伊拉斯谟由于自己之前的立场而遭到天主教会的猜忌。
伊拉斯谟勇敢地揭露天主教会和宗教改革家的谬误和劣迹
伊拉斯谟在自己的著作里,以讽刺的口吻揭露教士阶层堕落的行为和奢华无度的生活方式,他甚至指责教皇支持战争、野心勃勃。伊拉斯谟与当日腐败的教士截然不同,那些教士利用教会的传统——如圣人崇拜、忏悔认罪、朝拜、禁食——来剥削信徒。对教会的一些做法,如出售赎罪券、禁止神职人员结婚,伊拉斯谟也不认同。
《新约》希腊语文本
1516年,伊拉斯谟编订的希腊语《新约》圣经第一版问世了。这是首部印刷的《新约》希腊语文本,书中还包括他翻译的拉丁语《新约》和所作的注解。不过,伊拉斯谟的翻译和当时最权威的《通俗拉丁文本圣经》已有所区别。后来,伊拉斯谟继续修订自己的译本,最终二者的区别就更大了。
其中一个区别是约翰一书5:7。为了支持三位一体的教义,《通俗拉丁文本圣经》在此加插了原文没有的话,这节“杜撰的经文”说:“在天上有父,有道,有圣灵,这三位是合一的。”但伊拉斯谟发现,没有任何早期希腊语手抄本包含这句话。因此,他在编订希腊语《新约》的头两版时,都没有收录这节“杜撰的经文”,后来迫于教会的压力,他才在第三版中添加了这句话。
伊拉斯谟编订的希腊语《新约》圣经,为欧洲其他语言的圣经翻译奠定了基础。德国的马丁·路德、英国的廷德尔、意大利的布鲁乔奥利和西班牙的恩西纳斯,都根据伊拉斯谟的希腊语文本,将《新约》翻译成各自的母语。
伊拉斯谟生活的时代正值欧洲宗教界风起云涌之时,他编订的希腊语《新约》圣经被宗教改革家视为无价之宝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都被视为宗教改革家。不过,后来天主教会和宗教改革家进行激烈的神学辩论时,伊拉斯谟却拒绝支持任何一方。因此,学者戴维·沙夫曾这样评价伊拉斯谟:“他去世时无门无派、遗世独立;天主教不愿承认他,而基督新教也无法接纳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