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班課文 48
唱詩第97首 著倚靠上帝的話來活
我們能從耶穌分餅的奇跡學到什麼?
我就是使人得生命的食物。誰到我這裡來,就不會再餓。——約翰福音6:35
中心思想
看看我們能從約翰福音第6章的記載學到什麼。這一章談到耶穌施行奇跡,用五個餅、兩條魚讓一大群人吃飽。
1.在聖經時代,餅有多重要?
在聖經時代,餅是一種常見的主食。(創世記14:18;約翰福音21:9)因為餅在人們的飲食中非常重要,所以聖經有時候直接用「餅」來代表食物。(傳道書11:1及腳注;使徒行傳20:7,《精讀本》注釋)此外,耶穌有兩次在施行奇跡時都用到了餅。(馬太福音16:9,10)其中一次就記載在約翰福音第6章。在本篇課文中,我們會一邊分析這個記載,一邊看看能從中學到什麼。
2.為什麼跟著耶穌的民眾需要食物?
2使徒們完成了傳道的旅程後,耶穌帶著他們乘船渡過加利利海。(馬可福音6:7,30-32;路加福音9:10)他們到了伯賽大附近一個偏僻的地方後,打算休息一下,但很快有很多人也到了那裡。耶穌沒有無視民眾的需要,他花時間教導他們認識上帝的王國,也醫治他們當中的病人。到了傍晚,門徒想到民眾沒有什麼食物吃。在場的大部分人沒有帶食物,需要去村裡買吃的。(馬太福音14:15;約翰福音6:4,5)耶穌會怎麼做呢?
分餅的奇跡
3.耶穌對使徒說了什麼?(另見圖片)
3耶穌對使徒們說:「他們不必離開,你們拿點東西給他們吃吧。」(馬太福音14:16)但這怎麼可能呢?當時在場的男人就有5000,加上婦女和小孩,總共可能有1萬5000人。(馬太福音14:21)安得烈說:「這裡有一個小男孩,他有五個大麥餅和兩條小魚,可是哪夠分給這麼多人呢?」(約翰福音6:9)大麥餅是當時一種常見的食物,小魚可能是醃製後曬乾的。小男孩身上的這麼一點食物怎麼夠那麼多人吃呢?
4.我們可以從約翰福音6:11-13學到什麼?(另見圖片)
4耶穌很想款待民眾,於是就吩咐他們一組一組地坐在草地上。(馬可福音6:39,40;請讀約翰福音6:11-13)耶穌在把餅和魚分給民眾之前,先向上帝禱告。他這樣做是想表明這些食物其實都來自上帝,他為此十分感激。耶穌的好榜樣提醒我們,不論我們是獨自一人,還是有其他人在身邊,我們在吃飯前都應該向上帝禱告。接著,耶穌把食物分給民眾。大家都吃飽後,還剩下了很多。為了避免浪費,耶穌吩咐門徒把這些食物收集起來。在這 方面我們也應該向他學習。如果你有孩子,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讀讀這個記載,看看能從中學到什麼。
5.民眾看見耶穌做的事情後有什麼反應?耶穌怎樣應對?
5耶穌的教導方式和他施行的奇跡令民眾欽佩不已。他們知道摩西曾經預告,上帝會興起一個像摩西一樣的先知,所以他們可能在想:「耶穌會不會就是那個先知呢?」(申命記18:15-18)他們甚至可能覺得,耶穌會成為一位卓越的統治者,能夠為所有猶太人提供食物。因此,民眾想要「擁立他做君王」。(約翰福音6:14,15)當時,猶太人正受到羅馬的統治,要是耶穌順從民眾的意思,就等於參與猶太人的政治活動了。他有沒有這樣做呢?沒有。聖經說,耶穌「退到山上去了」。儘管別人給耶穌施加壓力,他還是拒絕參與政治。耶穌為我們樹立了多麼好的榜樣!
6.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穌的榜樣?(另見圖片)
6當然,別人不會要求我們施行奇跡變出餅或為人治病,也不會推舉我們做統治者。不過,如果他們覺得一個人很有領導才能,就可能勸我們投票 給這個人,或用其他方式支持他。但請想想耶穌的榜樣。他拒絕參與任何政治事務,後來還說:「我的王國不屬於這個世界。」(約翰福音18:36;17:14)今天,基督徒也跟耶穌一樣,只忠於上帝的王國。我們會為這個王國作見證,也會祈求這個王國來臨。(馬太福音6:10)現在,讓我們回到耶穌分餅奇跡的記載,看看還能從中學到什麼。
「分餅奇跡的意義」
7.耶穌做了什麼?使徒們有什麼反應?(約翰福音6:16-20)
7民眾都吃飽之後,耶穌叫使徒們先乘船回到迦百農,他自己則獨自退到山上去,避開那些想要擁立他做君王的民眾。(請讀約翰福音6:16-20)使徒們在海上航行的時候,忽然狂風大作,波濤洶湧。後來,他們看見耶穌在海上向他們走過來。接著,耶穌叫使徒彼得也在海上行走。(馬太福音14:22-31)耶穌上船後,風暴就平息了。使徒們都非常驚訝,說:「你真是上帝的兒子!」 a(馬太福音14:33)值得留意的是,使徒們現在才說這樣的話,而先前耶穌在施行分餅奇跡的時候,他們卻沒有這樣說。使徒們還不明白,耶和華給耶穌的能力不僅僅是提供食物而已。難怪馬可會說:「[使徒們]都非常驚訝,因為他們還沒有明白分餅奇跡的意義,心思仍然遲鈍。」(馬可福音6:50-52)不久後,耶穌自己提到了他分餅給民眾這件事,並說明了一個重要的道理。
8-9.為什麼民眾要找耶穌?(約翰福音6:26,27)
8第二天,民眾又來到了耶穌給他們餅吃的地方,但耶穌和使徒已經不在那裡了。於是民眾上了從提比里亞來的船,去迦百農找耶穌。(約翰福音6:22-24)他們這麼做是因為想要進一步了解上帝的王國嗎?不是的。他們主要是希望耶穌給他們食物吃。我們怎麼知道呢?
9當民眾在迦百農附近找到耶穌時,耶穌坦率地指出,他們只是想滿足口腹之慾。他們先前「吃餅吃飽了」,所以現在又來找他。耶穌勸他們不要為了「會壞掉的食物」工作,倒要為了「那長存而帶來永遠生命的食物」工作。(請讀約翰福音6:26,27)竟然有食物能給人帶來永遠的生命!耶穌的話肯定令民眾驚訝不已。是什麼樣的食物呢?怎樣才能得到這樣的食物呢?
10.民眾想要得到永遠的生命就需要做什麼?
10看來民眾以為他們需要做一些工作或做某些事,才能得到這樣的食物。他們想到的可能是摩西法典規定人要做的事。不過,耶穌告訴他們:「你們信從上帝派來的人,就是做上帝的工作了。」(約翰福音6:28,29)其實耶穌之前就說過,想要「得到永遠的生命 」,就需要對上帝派來的人顯出信心。(約翰福音3:16-18,36)之後,耶穌還會再次談到怎樣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。(約翰福音17:3)
11.我們怎麼知道民眾還是只想著得到實際的食物?(詩篇78:24,25)
11民眾不認同耶穌說的話,他們問:「你會施行什麼神跡,讓我們看見就相信你呢?」(約翰福音6:30)接著,他們提到在摩西的日子,上帝從天上降下嗎哪給他們的祖先吃。(尼希米記9:15;請讀詩篇78:24,25)顯然,民眾還是只想著得到實際的食物,於是耶穌提到「從天上來的真食物」。(約翰福音6:32)這種食物跟嗎哪不一樣,能夠給人永遠的生命。可是民眾沒有問耶穌他的話是什麼意思,他們只關心物質需要,根本不在乎耶穌想要教他們的道理。我們可以從這段記載學到什麼呢?
我們最應該重視什麼?
12.耶穌說我們最應該重視什麼?
12我們從約翰福音第6章學到了重要的一課。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滿足自己的心靈需要,也就是跟耶和華有良好的關係。耶穌在拒絕撒但的引誘時就曾經說過這一點。(馬太福音4:3,4)此外,他也在登山寶訓中強調,滿足心靈需要是至關重要的。(馬太福音5:3)所以,我們可以問問自己:「我的生活方式真的表明,我更重視滿足自己的心靈需要,而不是物質需要嗎?」
13.(甲)為什麼享受生活不是錯的?(乙)我們需要留意什麼提醒?(哥林多前書10:6,7,11)
13我們為了物質需要而禱告,或者享用自己擁有的東西,這樣做並沒有錯。(路加福音11:3)聖經說,在辛勤工作之後「吃喝享受」是來自上帝的禮物。(傳道書2:24;8:15;雅各書1:17)不過,我們要小心,不要讓物質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。使徒保羅寫信給1世紀的基督徒時,提到了古代以色列人的歷史,包括他們在西奈山一帶發生的事。保羅警告基督徒:「不要貪戀惡事,像[以色列人]貪戀惡事一樣。」(請讀哥林多前書10:6,7,11)耶和華施行奇跡給以色列人食物,他們卻顯出貪慾,結果這些食物反而害了他們。(民數記11:4-6;31-34)還有一次,他們崇拜金牛犢像,又吃又喝,狂歡作樂。(出埃及記32:4-6)保羅的提醒對當時的基督徒來說非常適時,因為那時離公元70年猶太制度的毀滅很近了。今天,我們生活在這個制度的末期,因此我們也需要重視保羅的這些提醒。
14.關於食物,聖經預告什麼?
14耶穌在談到為「我們今天需要的食物」禱告時,也吩咐我們要祈求上帝的旨意「在地上實現,像在天上一樣」。(馬太福音6:9-11)將來,當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實現時,我們的生活會是怎麼樣 的呢?根據以賽亞書25:6-8,當上帝的王國統治整個地球時,我們會有享之不盡的美食。詩篇72:16也預告:「大地必五穀豐登,山頂必豐盈有餘。」你想不想在那時用這些出產做各種各樣的美食呢?此外,你還可以栽種自己的葡萄園,享用其中的出產。(以賽亞書65:21,22)別忘了,你還可以跟親朋好友一起享受這些美味的食物呢!
15.復活過來的人需要學習什麼?(約翰福音6:35)
15請讀約翰福音6:35。那麼,那些吃過耶穌用奇跡變出來的餅和魚的民眾會怎樣呢?雖然當時他們大都沒有對耶穌顯出信心,但他們將來還是可能被復活。到時,你可能會見到其中的一些人。(約翰福音5:28,29)耶穌說:「我就是使人得生命的食物。誰到我這裡來,就不會再餓。」復活過來的人需要學習這句話的意思。他們需要對耶穌付出的贖價建立信心,相信耶穌為他們犧牲了生命。到時,會有一個教育計劃在地上展開,幫助復活的人和在樂園裡出生的孩子認識真理。能參與這項教育計劃,會讓我們多麼快樂!幫助別人建立與上帝的友誼,比吃任何美食都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快樂。
16.下篇課文會談談什麼?
16我們已經討論了約翰福音第6章一部分的內容。不過,關於得到永遠的生命,耶穌還有更多事要說。當時在場的猶太人需要留意耶穌的話,今天的我們也一樣。所以,我們會在下篇課文繼續談談約翰福音第6章的內容。
唱詩第20首 感謝你賜下寶貴的子
a 想更了解這個激動人心的記載,請看《耶穌——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》131頁和《信心的榜樣》185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