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音扎鲁特之役扭转了世界的历史
阿音扎鲁特之役扭转了世界的历史
强悍的蒙古大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了许多城市,任何拒绝投降的都被彻底毁灭了。1258年2月,他们向巴格达发起猛攻,并攻破了城墙,接着的一个星期,他们在这里大肆烧杀抢掠。一听到蒙古大军,整个伊斯兰世界都闻之丧胆。 *
1260年1月,蒙古人挥军西进,来到叙利亚的阿勒颇,像巴格达一样,这里也被他们摧毁了。到了3月,大马士革大开城门自动向蒙古人投降。不久之后,蒙古大军又横扫了巴勒斯坦的纳布卢斯(靠近古代的示剑)和加沙。
后来,蒙古大军来到穆斯林统治的埃及,蒙古将军旭烈兀要埃及的统治者苏丹忽都思投降,并恐吓忽都思,如果不投降埃及就会有可悲的下场。当时,埃及军队的人数只有2万,但旭烈兀军队的人数却是埃及的15倍。伊斯兰历史教授纳齐尔·艾哈迈德说:“当时,伊斯兰世界正面临灭绝的威胁。”那么,苏丹忽都思会怎么做呢?
忽都思与马木留克王朝
忽都思是突厥人,被人卖做奴隶后成为马木留克,马木留克是埃及开罗阿尤布王朝的奴隶兵。不过,这些奴隶兵的势力越来越大,到了1250年,他们翻身做主成为埃及的
统治者。1259年,原本是奴隶兵的忽都思夺权成为苏丹,他是位骁勇善战的勇士,没有奋力一战决不轻言放弃。不过,鉴于当时两方兵力悬殊,忽都思战胜的机会似乎十分渺茫。但之后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件,结果改变了历史的走向。就在这时候,旭烈兀收到由远方而来的消息,蒙古大汗蒙哥驾崩了。旭烈兀预料蒙古即将掀起一场权力斗争,随即班师还朝。他将大部分军队调回去,只留下一、两万个士兵驻守当地,以为这些士兵应该足以征服埃及。埃及苏丹忽都思察觉到这个情势对他有利,是他惟一可以击败蒙古人的大好机会。
不过,在埃及和蒙古军队之间有另一个军队驻守,就是穆斯林的死敌十字军,他们来到巴勒斯坦宣称要为天主教收回“圣地”。忽都思请求十字军让他的军队通过并准许他们在当地买些补给品,这样他们就可以到巴勒斯坦与蒙古人作战。想不到十字军居然答应了,因为对十字军来说,蒙古军队同样是很大的威胁,而忽都思是他们赶走蒙古人的惟一希望。
结果,马木留克王朝的军队和蒙古军队的一场决战就蓄势待发了。
巴勒斯坦的阿音扎鲁特
1260年9月,马木留克军队和蒙古军队在埃斯德赖隆平原的阿音扎鲁特开战,据说阿音扎鲁特靠近古代的城市米吉多。 *
历史家拉希德丁说,当时忽都思在米吉多
设下埋伏,让大部分的骑兵潜伏在平原周围的山区,并指派一小队士兵前去诱敌。蒙古军以为这一小队士兵就是整个马木留克军队,于是毫不犹豫地向前迎战。忽都思见他们中计,就下令埋伏山区的骑兵一涌而下,从蒙古军两侧突击,结果蒙古军溃败。这是蒙古军自从43年前西征以来,第一次饱尝败绩。虽然参与这场战役的人数不多,但有些人认为,阿音扎鲁特之役可说是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役。这场战役拯救了伊斯兰世界,使他们不致灭绝,又让马木留克军队有机会收复失地,也打破了一般人以为蒙古铁骑战无不胜的看法。
阿音扎鲁特战役之后的发展
后来,蒙古军又回到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好几次,但都未能对埃及构成威胁。旭烈兀的后代都在波斯定居,并归信伊斯兰教,一段时间之后还接受了伊斯兰文化。旭烈兀后代所住的地方就变成伊儿汗国,而“伊儿”在突厥语中有“从属”的意思。
忽都思打胜这场战役后,还没享受多久胜利的滋味,就被敌人暗杀了。他的一个敌人就是拜伯尔斯一世,也是第一个统一埃及和叙利亚的苏丹。很多人都认为拜伯尔斯一世才是建立马木留克王朝的苏丹,而他的新王国在他统治下国泰民安、繁荣富庶,并延续了两个半世纪,直到公元1517年灭亡。
在这段大约250年的统治期间,马木留克王朝将十字军从圣地赶走,并鼓励国民发展贸易、工业及艺术,还建立了医院、学校、清真寺。这段时间,埃及变成伊斯兰世界的权力中心,没有其他地区可以与之相比。
阿音扎鲁特之役不只影响到中东地区,还影响了西方的文明。《沙特阿美世界》杂志(英语)说:“假如蒙古军队真的征服了埃及,到旭烈兀回来后,他们可能会横扫北非,直到直布罗陀。”鉴于当时有另一队蒙古大军已抵达波兰,因此,假设蒙古军队真的把埃及征服了,他们就可以兵分两路夹击欧洲了。
《沙特阿美世界》杂志又说:“如果这件事真的发生,欧洲还会有文艺复兴吗?……那么,今天的世界就会大为不同了!”
[脚注]
^ 关于蒙古人和他们的战役,请看《警醒!》2008年5月刊。
[第12页的地图]
(排版后的式样,见出版物)
大马士革
叙利亚
塔沃尔山(他泊山)
埃斯德赖隆平原
阿音扎鲁特(靠近米吉多)
纳布卢斯(示剑)
耶路撒冷
加沙
埃及
[第12页的图片]
古代米吉多城的遗址
[第13页的图片]
1260年9月,马木留克军队和蒙古军队在埃斯德赖隆平原的阿音扎鲁特开战
[鸣谢]
Pictorial Archive (Near Eastern History)Est.
[第14页的图片]
照片前面是古示剑城的遗址,后面是现代的纳布卢斯城